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09的文章

eCos 開發相關資源

安裝 http://ecos.sourceware.org/getstart.html 取得cvs更新 http://ecos.sourceware.org/anoncvs.html eCos 文件 http://ecos.sourceware.org/docs-3.0/user-guide/ecos-user-guide.html RedBoot使用手冊 http://ecos.sourceware.org/docs-3.0/redboot-guide/redboot-guide.html 討論區 http://ecos.sourceware.org/ml/ecos-discuss/ 使用技巧; 這兩天嘗試的結果,發現直接從GUI的configtool創立專案,很容易有編譯錯誤, 像是多重定義這種東西 如果改用ecosconfig直接從命令列創造專案,反而容易許多

用Ubuntu打造多媒體平台(未完成)

認真想想其實自己家裡的桌機 每天在用的功能也只有抓檔案(emule)、看影片(Kmplayer)、上網(Chromeplus)、聽音樂(TTPlayer) 何不用親切又免費的Ubuntu來打造了,於是開始今天的計畫 1 下載Ubuntu 9.10 RC光碟:採用9.10的原因是新的init非常迅速,可以在十秒內開到桌面,雖然還有一週才要轉正式版,不過就直接裝這一版吧! 2 安裝Ubuntu:這個不多說,就給他裝完就好 3 跑一次系統更新 4 中文化:如果安裝的時候語系直接選擇繁體中文,那介面的語言問題就解決了 再來是輸入法的部分,請參考 這一篇 5.0 抓Libstdc+5: Ubuntu預設是Libstdc++6但是w32codec需要舊版的 所以請到 這裡下載 deb自行手動安裝 5 解碼器:跟Windows平台一樣,要開啟多媒體檔案一樣要裝解碼器, Linux版本的叫做w32codec,安裝過程請參考 這一篇 6.0 修正音效問題 如果你沒有遇到音效問題,請跳過這一段 ubuntu8開始加入pulse的支援,加上本來的alsa變成兩套聲音管理套件 這次安裝就遇到打架的問題,聲音會變速播放 解決方法如 這篇文章 6 裝播放器: 我採用的是Mplayer,安裝方式如上文章所示 要不要重新編譯就看個人 7 撥放器設定技巧:Linux預設是UTF-8,直接拿Windows的過來會變成亂碼 要再偏好設定裡面把編碼換成BIG5 8 Wine:這套程式可以模擬Windows的環境,補足Linux不足的部分 安裝方法請參考 這篇 9 鬼打牆之ttf-mscorefonts-installer 或許會或許不會遇到這個問題,就是在裝WIne的過程中會順便帶入Windows的字體套件ttf-mscorefonts-installer 但是好死不死的是ttf-mscorefonts-installer常常會下載失敗,很可能就困在這邊幾個小時<<我就是 後來找到解決的辦法了,雖然有點複雜 @@" 首先是手動到 這裡 ,把the fonts的檔案全部下載 重新編譯DEB檔案, 重新編譯的方法可以 參考這篇 , 不過不需要照他的改法,因為改了還是得碰運氣 >>>另外,如

isolinux, syslinux unetbookin小筆記

標題下的有點糟糕,不是很能表達我的意思,各位不小心進來的客倌就加減看吧! 會研究這個題目是因為最近用了很多prebuild的Linux Live CD 總不能整天一直燒CD,不環保又浪費時間 這時候用USB大拇哥替代就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要怎麼把映像檔弄到大拇哥上面呢? 只要使用 unetbootin 這套程式,指定來源ISO跟目的大拇哥 幾個按鍵就可以弄一支可以開機的USB出來了 不過怎麼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,後面再聊 接著深入研究使用CD跟USB載入Linux這個題目 發現主流採用的套件有syslinux跟isolinux 前者用於用一般硬碟開機,後者用於光碟開機 至於unetbootin不在此列,因為它像是syslinux的前端GUI介面 實際上做出來的東西也是把syslinux塞進去 要搞懂 syslinux 跟 isolinux 的原理不難 都是把啟動碼塞到開機磁區,然後設定cfg設定檔就好 不過讓我比較疑惑的是unetbooin這套程式 它有提供自動下載跟載入ISO的功能, 如果是Linux安裝或者Live光碟就沒什麼疑問 直接把光碟中isolinux的設定檔更名成為syslinux的設定檔即可 那~~如果是其他的ISO像是Windows PE或者是他不認識的系統, 不知道它是怎麼做的?還是單純的不支援? TBD

Grub 2 小筆記

Ubuntu 9.10 開始採用了新的開機管理系統GRUB 2,支援高解析度跟多國語言等 意思就是要多學一套軟體,不然不能開機槓龜就完蛋了 跟舊版的grub不一 樣的是menu.lst已經不復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類似sys v init的目錄式設定檔 相關檔案位置如下: /etc/defaut/grub    存放通用參數 /etc/grub.d/.....      存放分散式的開機選項 修改之後再呼叫update-grub(實際上是執行grub-mkconfig)來產生grub2需要的/boot/grub/grub.conf 下次開機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結果了

Mercurial 版本管理系統簡介 v.s. Google Code 線上備份Server

前言: 今天意外看到Google Code這個由Google 提供的免費線上備份程式碼服務 重新燃起應用SVM(原始碼版本管理)軟體管理專案的念頭 google一下之後(還是逃不出google的制約) 進入google code的首頁申請了我的第一個google code project 也展開一連串的嘗試過程 以下是精簡版 一 申請google code 進入 http://code.google.com/intl/zh-TW/ 首頁 選取左中的" 專案托管 " 在這邊理應開始創建專案,不過似乎沒有馬上創建的按鈕,輾轉從Contribute找到" Create Project "的連結 點進去填妥基本資料之後,專案也創建完畢 二 取得網址跟密碼 Goole Code提供的無非是備份的空間,這是廢話,所以其他眼花撩亂的額外功能可以不予理會 直接點取上方的Source Tab, 就會顯示本專案的下載網址 以我的測試網站為例,就是  http://code.google.com/hosting/createProject 這邊還有另外一件工作,就是取得上傳用的使用者名稱跟密碼 使用者名稱就是google的登入帳號,密碼請按下" googlecode.com password . "就可以看到 以上完成Server端的準備工作 三 使用Mercurial SVM軟體 三點一 下載客戶端軟體 請到 Mercurial的官網 下載 三點二 SVM 概念 這一節其實是最重要的,不過既然是紀錄文就讓它跟安裝平起平坐吧! 以下都以Mercurial介紹,SVN那套中央集權的SVM請自行嘗試 三點二點一 從新開始一個新專案 簡單的流程如下:  => mkdir建目錄:這不用多講了吧 => hg init 初使化 : 產生控制用的.hg目錄 => ***加入並編輯第一版的程式碼*** => hg status 觀察修改狀況: 這裡會看到一堆問號跟檔名,他們就是即將被送進資料庫的檔案 => hg add: 確認這次新增的檔案 => hg commit:真正執行上傳的動作,不過注意在此例中資料庫初始化是在本地做的,意思就是東

Ubuntu 9.10 vs Ralink 3090 Wireless Driver

在Ubuntu 9.10版本中使用的kernel 是 2.6.31 這一Kernel版本對於網路的driver有一項重大更動 就是對於傳統的net_device結構中的open/stop/ioctl/xmit/等op的向後相容性取消了 以Ralink 3090 Wireless Network Driver為例,須手動修改rt_linux.c才能順利編譯 詳情請看 這個PATCH

Ubuntu Live CD install inside boot options

版本: Ubuntu 9.04 Desktop CD Safe Graphic Mode:  xforcevesa OEM Install: oem-config/enable=true

Linux Keyboard Resource

基礎知識 http://tldp.org/HOWTO/Keyboard-and-Console-HOWTO.html 測試程式: xev (x-Window),  showkey ( Text Console) KBD source (相關工具程式原始碼) http://www.openmamba.org/distribution/distromatic.html?tag=devel&pkg=kbd.source Linux Keycode Keymap速查 http://www.comptechdoc.org/os/linux/howlinuxworks/linux_hlkeycodes.html

CentOS Virtualbox 動態螢幕解析度

參考來源 簡單翻譯: CentOS 5 在Virtualbox 3安裝完畢之後,只有640x480 or 800x600可以選擇 CentOS 5 用的 XOrg Server V1.1 又不支援Virtualbox的動態拉伸功能 結果就是只有低解析度可用 解決方法: 自己修改 /etc/X11/xorg.conf 加入下列敘述 Modes "1280x800" 長寬畫素可以改成任意值 logout再login即可啟用新設定 以上

Virtualbox 3 vs CentOS 5 High CPU Loading bugfix

在Virtualbox 3 中(Windows Host)安裝CentOS 5後發現一個問題 就算CentOS持續保持IDLE,但是Windows端的Cpu loading依舊很高 T2400 2GHz dual-core的CPU可以吃到百分之五十 痛苦的爬文測試過程跳過 .... 發現這篇文章: 50-100% Cpu time with centos guest 原來是CentOS預設的HZ常數高達1000,對於系統造成很大的負擔 解法很簡單,只要加入"divider=10"到 kernel boot command line就好 改過之後,Loading剩下十分之ㄧ,反應就正常多了. 給大家參考